“团聚协同治理”高科技获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发布时间:2021-03-22 09:47:34    来源:未知

(通讯员 张娟)2月18日,记者从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上获悉,由湖北科研人员研发的“PM2.5团聚协同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与装备”项目,获2020 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该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赵永椿教授作为获奖嘉宾代表出席大会并领取奖励证书。

团聚协同技术突破了单一污染物治理屏障,破解了燃煤电厂多污染物高效协同治理的“卡脖子”的难题,可实现一套设备同时对工业领域脱硫废水零排放、PM2.5和三氧化硫排放等多污染物的协同治理,开创了在空气预热器前端利用高温烟气以废治废的环保新思路。从源头治理气溶胶,减少雾霾危害,为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创造性地提出了高效、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赵永椿教授出席颁奖大会)

该项目由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天空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东南大学、神华国华(北京)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申报,主要完成人为:赵永椿、张军营、杨林军、张翼、李湧、刘志坦。

团聚协同技术由华中科技大学张军营团队历经十九年研发,武汉天空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产业化单位进行推广应用,目前已在湖北能源集团、华电集团、国家能源集团等工程实践中成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入选了国家工信部联合科技部,生态环境部发布《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20年版)》;于2020年6月被纳入环保行业标准,这也是国内首个关于烟气中颗粒物团聚装置的标准得以落地;于2020年7月通过国家科技成果鉴定,被评为“国际领先”。


(国家能源集团长源第一发电公司项目安装团聚协同技术)

产学研深度融合共造环保利器

2001年,张军营教授开始投入到细颗粒物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全球首创了团聚强化除尘协同多污染物治理技术,可以使PM2.5这样的细颗粒物团聚成链状和絮状,再由传统除尘器对团聚后的大颗粒物进行捕集,可大幅提高细颗粒物的脱除效率,从本质上破解PM2.5治理难题,从源头治理污染物。2012年,“燃煤超细颗粒化学团聚促进剂”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有了技术专利,张军营并没有料到,推广使用一项新科技技术的难度,比研发这项技术更为艰难。他拿着自己的科技成果想找个企业进行成果转化,但是无人问津。“企业讲,技术没有工业实际应用,怎么证明技术好呢?实验室测试的技术结果不能代表工业应用效果,必须通过工业示范才能验证技术的可行性。”

就在张军营一筹莫展之际,正在为治理PM2.5到处寻找技术的一家环保公司负责人李湧慧眼识珠相中了这匹千里马。“我在环保产业摸爬滚打了好几年,深感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张教授这项技术可以说是四两拨千斤,另辟蹊径用化学方法将细颗粒物‘变胖’、‘落网’,我看好它的前景,乐于挑战一下,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也相信这个技术一定是一匹千里马!”

(从左到右:张军营和李湧)

尽管李湧一心看好团聚协同技术前景,但创业初期,同样是四处碰壁。“第一次去江西电厂的时候,基本上他们认为我们是一个新的技术,他说不可能这个事情。”

没有人敢吃第一只螃蟹,张军营和李湧没有别的选择,决定免费提供技术来快速打开市场。2016年底,技术在江西国电丰城首次安装使用。2017年江西省环保厅的检测数据显示,技术投入使用后完全满足超低排放每立方米10毫克的要求,鉴定结果是每立方米1.7毫克,这项治理污染的硬核科技最终用真真切切的实验数据验证了其可行性与领先性。

(从左到右:李湧和张军营)

团聚协同技术于2019年被湖北省能源局纳入能源科技装备重点项目进行应用推广,迄今已在江西、山西、新疆、河南、安徽、湖北七省区的30多家企业得到应用,得到了国家能源集团、华电集团、三峡集团、宝武集团等大型央企的认可,被称为“多污染协同治理利器”。天空蓝公司负责人李湧认为,团聚协同技术此次获得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体现了产学研深度融合产生的强大势能,这也正是这项技术在研发与应用中,国家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融通创新的结果。

“团聚协同技术破解了经济高效多污染物协同治理难题,实现了碧水蓝天齐保卫,不用重复建设的硬核科技。如该技术能够得到政府各部门进行积极的引导,将会为国家节约千亿环保资金。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随着国家对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团聚协同技术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张军营说。


武汉天空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27-59908857
      400-027-5760
传真:027-59701126
邮箱:sales@hhz-inv.com